据环球网报道易云达,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披露,德国总理默茨计划今年晚些时候率顶尖企业代表团访华;与此同时,德国外交部突然指控中国军舰在红海“用激光武器瞄准德国侦察机”。
7月8日成为中德关系的戏剧性转折点。上午,柏林政商界传出默茨将于10月左右率领豪华企业代表团开启任内首次中国之行,意在深化经济合作;不到24小时,德国外交部突然发布声明,声称中国海军在红海使用激光武器照射德国侦察机,紧急召见中国驻德大使抗议,指责中方行为“完全不可接受”。
默茨(资料图)
这架引发风波的侦察机伪装巧妙——注册为民用航空器的“超级空中国王-350”飞机,由阿特拉斯航空公司运营,却搭载德国军事人员与侦察设备,在红海南部执行欧盟“阿斯皮德斯”护航行动时接近中国舰艇。德方后续改口称飞机仅受轻微损伤并已修复,与其最初的严重指控形成微妙反差。
红海海域此刻正上演多方力量博弈。中国第47批护航编队(含052D型驱逐舰、054A型护卫舰等)在该区域执行反海盗任务;而德国侦察机参与的“阿斯皮德斯”行动实质是欧盟联合美国对抗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部署。德方租用民用飞机抵近侦察易云达,被军事专家视为规避国际规则的“灰色手段”——既收集情报,又保留“民航误入”的辩解余地。
展开剩余59%面对德方指控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的回应直击要害:“德方所称信息与中方了解的事实完全背道而驰”。中方立场明确:若德国军机未实施挑衅性抵近,根本不可能进入激光武器有效射程(通常4-6公里)。更令德方尴尬的是,中国激光武器此前已在沙特实战中创下21架无人机拦截成功率100%的纪录,其威力早非秘密。
默茨(资料图)
这场外交风波背后,德国正深陷地缘政治拉锯战。面对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加征关税,前总理默克尔罕见发声:“美国并不可怕,特朗普实际上只是在虚张声势”。她指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本质是“速战速决”的施压策略,若欧盟形成统一战线即可破解。
但柏林的选择暴露其战略矛盾:一边计划访华寻求经贸合作(2024年中德贸易额达2018.8亿美元,中国稳居德国第二大贸易伙伴),一边在安全领域配合美国对华示强。这种分裂源于德国联合政府的内在冲突——总理默茨所属基民盟关注经济利益,而联合执政的绿党则推动对华强硬。
中国激光武器的红海亮相绝非偶然。国产“寂静狩猎者”系统曾展示在800米外击穿5层钢板的威力,而“天穹”防御系统更集成多种尖端反制手段。当德国侦察机遭遇激光照射时,实质是中方对抵近侦察的技术反制。相比火力打击,激光照射属于专业且克制的警告措施,德国若持续炒作,反而暴露其侦察行为的挑衅性。
默茨(资料图)
德国的外交天平在摇摆不定。召见中国大使的闹剧未平息,默茨却又积极筹备访华经贸代表团——这种自相矛盾的姿态,连德媒都嘲讽为“砸锅者反来讨饭”。
当中国激光武器在红海划出安全红线易云达,默克尔对特朗普的尖锐点评此刻更显深刻:真正的战略自主绝非左右摇摆,而在于认清谁在虚张声势,谁手握未来。
发布于:江苏省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